久久久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_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

技術文檔???Support
聯系我們???Contact
搜索???Search
你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檔 > 技術文獻

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實驗室檢測方案

發(fā)布時間:2016-7-13 10:28:06??????瀏覽次數:

為保證及時、科學地采集、運送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病例(包括疑似病例)及疫源地調查的各種類型標本,規(guī)范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實驗室檢測程序,提高檢測質量,為明確診斷或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提供實驗室依據,特制定本方案。

一、樣本采集對象

(一)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病例(包括疑似病例,以下同)。

(二) 病例密切接觸者或其他健康人群。

(三) 疫源地可疑宿主動物(野生動物及狗、羊、牛等家畜)、媒介蜱。

二、標本種類及采集方法

(一) 抗凝血。

常用EDTA抗凝管或枸櫞酸鹽抗凝管采集血液5ml,用于病原分離。應盡可能在病人使用抗生素前進行血液的采集。

(二)非抗凝血。

用無菌真空管,采集病例、健康人群及宿主動物非抗凝血5ml,用于血清抗體及PCR檢測。采集后,應及時分離血清,將血清、血球分別保存。急性期抗體及PCR檢測用血液采集盡可能在發(fā)病后1周內,恢復期抗體檢測標本采集至少間隔2-3周。如第2份血清在1個月之內抗體升高不明顯的,應建議間隔2-4周后采集第3份血液標本。

(三)包涵體檢測血涂片的制備。

采集血液標本后,制作厚血片,進行紅細胞裂解處理等。

(四)媒介蜱標本的采集。

采集動物體表媒介蜱,用鑷子夾取,放入鋪墊有潮濕濾紙或紗布的青霉素小瓶或試管中,用紗布包緊瓶口以防止蜱爬出。實驗室接到蜱標本后,首先應進行種屬鑒定,然后按類別分組(1-5只蜱/組),采用75%酒精浸泡30min后,用無菌蒸餾水反復沖洗3次。最后進行分組研磨,研磨液用于提取DNA,進行PCR擴增。

(五)有條件時,可采集活檢或尸檢標本,冰凍、福爾馬林固定或石蠟包埋后進行實驗室檢測。具體方法參照病理實驗室相關要求和衛(wèi)生部《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尸體解剖查驗規(guī)定》的相關要求。

三、標本采集和保存注意事項

標本采集應符合無菌操作要求??鼓绮荒芰⒓创策吔臃N,應置于4℃環(huán)境保存,避免冰凍(不超過2周)。非抗凝血應及時進行無菌分離血清,血清用于抗體檢測,血球部分研磨后提取DNA用于PCR檢測。如不能及時檢測,可暫置于-20℃環(huán)境保存。所有標本應置入大小適合、帶螺旋蓋、內有墊圈的凍存管內,擰緊管口。

標本采集后,應認真填寫采樣登記表。

四、實驗室檢測

(一)包涵體的檢測。

1. 血片及白細胞涂片制備

采集的抗凝血標本盡快用血球層推血片,待干燥后冷丙酮固定10min;或提取抗凝血中的白細胞并進行涂片,待干燥后冷丙酮固定10min

2. 染色

通常采用瑞氏(Wright)染色法、姬氏(Giemsa)染色法及瑞-姬混合染色法。有條件的實驗室,可使用美國CDC推薦的染色方法。

3. 染液配置方法

1)瑞-姬染液:取瑞氏染料和姬氏染料各0.5 g,以甲醇研溶,加甲醇500ml保存,每天搖勻1次,1周后可使用。
   
2)改良Mc Donald法瑞-姬染色劑:75 ml甘油(分析純)中加入磷酸鹽緩沖液(Na2HPO4 1gKH2PO4 2g),以4 ml蒸餾水溶解,37 ℃水浴24 h溶解混勻,用濾紙過濾,保存于密封的棕色瓶中備用。上述甘油緩沖液1.5 ml加瑞-姬染色劑50 ml,混勻后備用。

4. 染色步驟

血推片或白細胞涂片分別以兩種染色劑染色2 min,再加蒸餾水作用5 min,用自來水沖洗。
    5.
結果觀察

中性粒細胞中可見桑葚狀包涵體(見圖1),并注意保存相關標本,以便進行復核。

(二)血清學檢測。

常用血清學方法為間接免疫熒光(IFA)法。采集急性期(發(fā)熱初期,一般發(fā)病1周內)與恢復期(至少間隔2-3周)雙份血清。如恢復期血清抗體檢測陰性,應建議醫(yī)生采集第3份血液樣本(間隔2-4周)。

1. 試劑 

使用國際推薦的、經過ISO質量認證的產品。

2. 方法及操作按說明書進行。

3. 結果解釋

IFA檢測結果解釋按說明書進行。

如果同時檢測雙份血清,IgG抗體4倍升高,則結果強烈支持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感染。如果急性期抗體升高,而恢復期沒有升高或輕微升高,則應采集第3份血液樣本(間隔2-4周)進行進一步檢測。

(三)嗜粒細胞無形體核酸PCR檢測。

目前,國際推薦使用16S rRNA基因檢測方法,有條件的實驗室,可進一步選用熱休克蛋白基因groEL擴增方法。

1. DNA提取

用急性期、未使用抗生素的EDTA抗凝血或非抗凝血血球部分、白細胞及蜱研磨液提取DNA。最后,以AE緩沖液50μl抽濾以提高回收的DNA濃度。如采用血液白細胞層提取DNA,可明顯提高陽性檢出率。實驗時,應采集當地正常人血液同時提取DNA,作為PCR的陰性對照。

2. PCR擴增

116S rRNA基因檢測:16S rRNA 高度保守,是PCR檢測最常用的擴增靶基因,巢式PCR檢測可提高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,采用屬特異及種特異引物同時進行檢測。PCR檢測應分區(qū)進行,避免污染。使用引物序列見表1

巢式PCR檢測無形體及埃立克體16S rRNA基因常用引物

引物名稱

序 列

片段長度(bp)

Eh-out1(AF414399)

5’-TTG 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A ACG-3’

653

Eh-out2(AF414399)

5’-CAC CTC TAC ACT AGG AAT TCC GCT ATC-3’

Eh-gs1(AF414399)

5’-GTA ATA CT GTA TAA TCC CTG-3’

282

Eh-gs2(AF414399)

5’-GTA CCG TCA TTA TCT TCC CTA-3’

HGA1

5’-GTC GAA CGG ATT ATT CTT TAT AGC TTG -3’

389

HGA2

5’-TAT AGG TAC CGT CAT TAT CTT CCC TAC-3’

 

PCR反應混合物的準備按常規(guī)進行。第一輪反應采用外引物對Eh-out1Eh-out2,DNA模板10μl(白細胞提取的DNA可適當減少)。PCR反應體系總體積為25μl或50μl(需要進行PCR測序或克隆時,應適當擴大反應體系),其它成分的濃度按常規(guī)進行。反應程序如下:

94℃  5min

40循環(huán):94  45sec

        55℃  50sec

        72℃  1min

72℃  總延伸 5min

第二輪反應使用2對引物分別進行巢式PCR。2對引物分別是無形體屬及埃立克體屬通用內引物(Eh-gs1、Eh-gs2);以及HGA種特異性引物(HGA1HGA2)。檢測樣本取第一輪產物1-2μl為模板,陽性對照取0.5μl為模板。反應程序同第一輪反應。

2)熱休克蛋白基因groEL擴增

groEL基因的應用相比,16S rRNA基因的應用更為廣泛,但groEL基因在不同種屬間具有較大的變異性。因此,對于診斷及菌株的鑒定,groEL基因均具有重要意義。該基因擴增使用巢式PCR,引物序列見表2。

2  groEL基因擴增常用引物   

引物名稱

 

退火溫度

片段長度bp)

HS1

5’-TGG GCT GGT  AA/CTGA AAT

52

1431

HS6

5’-CCI CCI GGI ACI  AC/TACC TTC

HS43

5’-ATA/TGCA/T AAG/AGAA GCA TAG TC

55

HGA480

HS45

5’-ACT TCA CGC/T)(C/TTCA TAG AC

HME528

DNA提取同上。PCR檢測時,反應混合物的準備按常規(guī)進行。DNA模板量同16S rRNA基因檢測。巢式PCR第一輪反應采用外引物對HS1HS6。

反應程序如下:

 3循環(huán):94 1min

         48℃ 2min

         70℃ 90sec

37循環(huán):88 1min

          52℃ 2min

          70℃ 90sec

 68℃ 總延伸 5min

第二輪PCR引物采用HS43HS45。檢測樣本取第一輪產物1-2μl為模板,陽性對照取0.5μl為模板。反應程序同第一輪反應。反應程序同第一輪反應,但退火溫度由52℃改為55℃。

3.測序及分析

對擴增產物進行測序并進行同源比較,分析當地流行株與其它地區(qū)的變異性。

(四)病原體分離培養(yǎng)。

多用HL-60進行嗜吞噬細胞無形體的分離培養(yǎng)。最常用的分離方法是將白細胞部分接種培養(yǎng)基,然后將100-500μl抗凝血接種到懸浮有2×1051×106細胞內, 2-3天染色檢查包涵體,一般5-10天可查見包涵體。由于分離可能受到紅細胞的影響,因此,建議使用以下方法:

1.白細胞分離: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方法(Ficoll-Paque)。一般采用2-3 ml EDTA抗凝血,用2倍體積的無菌Hanks 平衡鹽溶液稀釋,最后采用HistopaqueSigma,St . louis, Mo)密度梯度離心分離白細胞,可以獲得較高的白細胞,用以分離HGA。采用白細胞分離方法進行接種時,應注意防止操作過程中的污染。

2. 紅細胞裂解后收集白細胞(NHCl4裂解法)。

3. 在使用含有紅細胞的標本培養(yǎng)后,另加入宿主未感染的細胞,建立混合培養(yǎng)。

血液白細胞懸浮于2ml體積、含有5-10%胎牛血清的培養(yǎng)基中,且在25 cm2培養(yǎng)瓶內與培養(yǎng)細胞作用3小時。37℃、5% CO2 條件下振搖孵育,可增加病原體與細胞的作用。

病原體的鑒定:可通過種特異引物進行PCR鑒定。

五、生物安全

在標本采集、運輸及實驗室工作過程中,生物安全應參照《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》中的有關要求進行。

(一)實驗室生物安全。

標本滅活、病原DNA標本提取及病原體分離操作應在生物安全Ⅱ級實驗室進行。非感染性材料的檢測可在生物安全I級實驗室進行。

(二)血液標本采集安全注意事項。

采集病例的標本時,應做好個人防護。采集者應戴乳膠手套,盡量避免病例的血液外溢或直接接觸。如發(fā)生血液外溢污染環(huán)境時,應及時采用75%酒精或常用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。應按照對傳染性樣本的要求,對采集標本的器具及病人止血棉球及時進行消毒處理。防止銳器扎傷皮膚,一旦發(fā)生,應按臨床外科要求,及時進行傷口清創(chuàng)。如直接沾染了臨床診斷病例或確診病例的血液,除及時消毒皮膚外,應口服強力霉素預防感染,服用劑量參照《人粒細胞無形體病診療方案(試行)》(附件1)。

(三)采集動物宿主與媒介蜱標本個人防護。

野外采集標本時,應穿著顏色明亮的防護服,并將衣袖或褲管口扎緊以防蜱叮咬人體,且容易發(fā)現蜱的附著。一旦發(fā)現有蜱附著體表,應用鑷子夾取,不要用手直接摘除。野外作業(yè)或活動的人員可使用驅避劑或防蚊油噴涂皮膚,也可用硫化鉀代替防蚊油。

(四)標本運輸安全注意事項。

應參照《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》中的有關要求(B類)進行。

(五)在診療及標本的采集、包裝和實驗室檢測等過程中所產生的醫(yī)療廢物,應按照《醫(yī)療廢物管理條例》和《醫(yī)療衛(wèi)生機構醫(yī)療廢物管理辦法》等相關規(guī)定處理。